Subscribe: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輪狀病毒<幼兒腸胃炎的頭號禍首>



<幼兒腸胃炎的頭號禍首>
在溫帶國家,輪狀病毒肆虐於秋冬季節。輪狀病毒肆虐廣,甚至造成嚴重病情,不容輕忽。
輪狀病毒的散播以口糞感染為主,飛沫傳播次之,只要10~100隻病毒,就足以致病。發病前兩天到發病後十天,糞便中都有輪狀病毒存在。輪狀病毒污染環境後,甚至可以存活數周到數月,造成防疫的困難。由於五歲前大多都得過輪狀病毒腸胃炎,大人再度被感染後,大多沒有症狀,但仍可能傳播病毒讓沒有保護力的幼兒發病。

<輪狀病毒腸胃炎的表現>
輪狀病毒經口進入人體後,假使幼兒沒有口服疫苗,又是初次感染,經過不到48小時的潛伏期,就開始出現症狀。症狀從輕微拉肚子,到嚴重上吐下瀉,甚至脫水抽搐而死亡均有可能。一般而言,患童有輕微發燒,只有少數是高度發燒,30~50%的患童有咳嗽與鼻涕等感冒症狀,80~90%的患童有嘔吐,嘔吐症狀平均只持續一天,之後幾乎百分之一百的患童會拉肚子,常常一天拉10~20次,拉肚子持續的期間大約是3~8天。輪狀病毒腸胃炎比其它病原菌造成的腸胃炎更容易造成脫水的合併症。假使再次感染輪狀病毒,大多數症狀比初次感染時輕微。文獻中也提及,感染過兩次輪狀病毒腸胃炎之後,就不易再得到嚴重的輪狀病毒腸胃炎了。

輪狀病毒感染後容易造成小腸絨毛受損,絨毛上的乳糖酶剝落,乳糖的吸收會受到影響。有些病童急性腸胃炎的症狀緩解了,仍然長時間輕微腹瀉,很有可能就是輪狀病毒造成的次發性乳糖不耐症,需服用止瀉配方〈即不含乳糖的配方〉一段時間,腹瀉症狀才會改善。

<哪些人容易得到輪狀病毒腸胃炎?>
3~24個月大的幼兒,是最容易因為輪狀病毒腸胃炎而脫水的族群〈小於3個月的幼兒,不管是經由胎盤或是乳汁,有媽媽給予的抗體,能提供些許保護力,反而不易受到輪狀病毒侵犯〉。早產兒血液中媽媽的抗體較少,仍是輪狀病毒腸胃炎的高危險族群。免疫機能低下,包括器官移植後、免疫T細胞不足或是嚴重複合型免疫機能低下〈即SCID〉,即使是成人,仍有輪狀病毒感染後的嚴重案例發生。

<輪狀病毒腸胃炎的處理>
若是輕微到中度的脫水,給予口服電解質水溶液〈杏一或維康等連鎖藥妝店有販賣〉,每公斤體重給50~100cc,於4小時左右喝完。若是嚴重脫水,或是嚴重嘔吐無法進食,那就只好靠點滴幫忙了。至於藥物的選擇,止吐藥不需常規給予,而文獻又證明抑制腸胃蠕動的止瀉藥不能給,目前公認有效的就只有益生菌了。

<如何預防輪狀病毒>
含氯漂白水可以殺腸病毒,但是對輪狀病毒無效。雖然用肥皂洗手只可以移除手上75%的病毒,勤洗手仍是公認單一最有效減少輪狀病毒散播的方式;肥皂洗手後再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消毒,效果則更佳。對於病童可能接觸的環境,95%的酒精消毒是必要的。2006年之後,我們多了個選擇,那就是口服疫苗〈目前有兩種,要在幼兒32周大之前口服兩劑或三劑〉來預防輪狀病毒腸胃炎,有了疫苗的保護,可以讓幼兒接觸輪狀病毒之後,幾乎不會出現嚴重需住院的腸胃炎案例。只可惜至今輪狀病毒疫苗仍是自費,期待臺灣的經濟更繁榮,讓所有的幼兒都能享受到醫藥進步的果實。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2年10月號。

0 意見:

張貼留言